近日,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鵬控股”)與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簡稱“中國建材規劃院”)簽署“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建材規劃院黨委書記、院長曾令榮,院長助理王曉芳,業務發展部主任劉偉,東鵬控股低碳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陳世清,東鵬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蘇榮,以及人民網、中國網、北京商報、樂居財經等多家媒體記者共同出席簽約儀式。
東鵬控股與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簽約戰略合作儀式合影
加快推進碳減排,是建材行業綠色發展的現實需要。建材行業在“雙碳”背景下實現低碳發展已是必走路徑。此次與中國建筑材料規劃院的戰略合作,是東鵬在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下的關鍵舉措。
01
低碳東鵬,綠建先鋒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戰略
東鵬控股低碳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陳世清
會上,東鵬控股低碳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陳世清表示:“東鵬作為中國建陶行業領軍品牌,始終堅持以“百年企業,世界東鵬”為愿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戰略,致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綠色、健康、美好的人居生活體驗,打造世界級知名陶瓷品牌。”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要求之下,我們一方面面臨著綠色轉型的陣痛,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時代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遇:是更快速淘汰落后產能,二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及集中;三是加快建材行業企業的綠色化、精益化轉型,追求綠色生產、綠色產品。
面對以上挑戰與機遇,東鵬控股與國家級權威研究機構——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進行戰略合作。以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政策形勢為契機,依托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在行業內品牌、人才、研究、咨詢等方面的優勢,共研東鵬控股低碳發展戰略。
02
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
推動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曾令榮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曾令榮表示:“中國建材規劃研究院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與改革開放同步,與行業發展同行,迄今四十余年。東鵬控股是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的排頭兵和行業翹楚,始終站在行業前列引領行業風騷,敢為人先,敢于創新,敢于擔當,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行業雙碳目標、踐行雙碳行動,是東鵬人履行“行業責任”、“擔當作為”、“主動進取”的重大舉措和重要引領?!?/span>
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惠及行業”的原則,中國建材規劃院與東鵬控股達成低碳發展業務長期戰略合作。曾令榮院長高度評價了此次合作,認為東鵬控股率先開展企業低碳規劃,是建衛陶瓷行業乃至建材行業發展上的創新之舉、率先之范、標桿之例,雙方將通過此次合作,切實助力東鵬控股打造“低碳東鵬、綠建先鋒”行業示范標桿,為行業雙碳雙控戰略目標實現,助力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應有力量和智慧。
03
落實國家“雙碳”戰略
踐行“雙碳”行動
嘉賓合影
簽約儀式后,分別由人民網、北京商報、中國網、樂居財經記者圍繞本次簽約合作背景,向在場嘉賓(東鵬控股低碳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陳世清、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曾令榮、東鵬控股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蘇榮)提問相關問題。
東鵬控股低碳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陳世清就“東鵬企業雙碳實踐”進行了答復。陳世清秘書長介紹了低碳產業布局、新材料研發、智能改造、技術設備改進、新能源利用、產品包裝及物流運輸等全鏈條企業綠色低碳管理體系。
東鵬50年來,一直注重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率先成立低碳戰略委員會,從戰略層面將國家政策納入企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目前企業雙碳實踐的主要措施如下。在能源結構上優先選用清潔能源,是行業早大規模建設并使用光伏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并領先進行煤改氣等項目落實企業清潔生產、低碳環保的規劃路線。
在工藝方面不斷創新探索減排低耗能技術,成功研發運用干法制粉技術,該技術能使每噸產品節能76%。研發運用紅外微波干燥、原料預破破碎等措施降低過程綜合能耗等等。
在設備方面主要采用雙層燒成窯爐、窯爐內壁增加納米涂層提高能效,同時采用多層余熱干燥系統、空壓機余熱利用等措施提升過程能效等。 在產品結構上從源頭研制免燒磚、低溫燒制瓷磚、設計更輕薄性能更優的產品等措施從源頭實現低碳發展路徑等;其他方面主要的舉措包括資源利用方面,實現過程廢渣、廢水100%循環利用,供應鏈半徑500KM范圍內供應商上占比85%,成品實現屬地化生產減少運輸排放。同時公司建立能源智能管控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能耗實時監控,通過數據分析促進能效管理持續升。
未來東鵬將積極響應國家能耗雙控的政策,配合各地方政府完成碳核查、減排工作,打造完善的企業綠色低碳管理體系。
曾令榮院長就記者關于“建陶行業碳排放突破方向”等問題進行了回答,重點從五個方面闡述了陶瓷行業減碳措施:
一是積極向政府部門建言獻策,提出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政策建議,將與碳減排密切相關的能耗、環境排放、資源綜合利用等作為約束性指標列入行業發展目標之中,加強行業對碳排放的源頭控制,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進程,支持行業壓減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鼓勵行業領軍企業謀劃發展綠色低碳新業態、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開展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向高附加值、高質高端邁進。
二是促進行業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加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推動光伏發電、風能、氫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替代技術與儲能技術的推廣應用。
三是推動行業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采用低碳原料、低碳制粉、低碳燒成、低碳裝備等先進技術,發展薄型化、輕質化、低碳化、高值化陶瓷產品和固廢資源化新材料。
四是推動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在行業能效和降碳效率提升應用,挖掘行業節能降碳空間。
五是推動行業雙碳雙控標準化體系建設,全力配合政府部門做好行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基礎性工作,完善行業碳排放限額與評價工作,進一步推進與擴展行業碳排放標準的研發與制訂,促進行業進入碳市場的準備工作,促進行業和企業做好碳資產管理。
同時,東鵬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蘇榮就“雙方合作目的”進行了答復。蘇總從品牌角度解讀,東鵬品牌使命是:“融合科技藝術,締造美好人居”,需要更友好、環保、科技的產品達到品牌愿景,作為東鵬50周年的個項目,此次合作就是對綠色低碳的重視,希望能為行業提交一個滿意的綠色發展答卷。
后雙方均表示,這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必將對東鵬的低碳發展戰略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將共同為建筑材料行業以及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終達成貢獻一份力量。
(文章來源:家居ing 侵刪)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
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我們馬上為您服務
了解更多品牌信息
招商加盟,輕松積累財富
河北·石家莊·長安 181****8208 成功獲取了預算
北京·北京·東城 136****4600 成功獲取了預算
北京·北京·東城 139****8431 成功獲取了預算
北京·北京·東城 166****5858 成功獲取了預算
北京·北京·東城 139****5388 成功獲取了預算
北京·北京·東城 138****0110 成功獲取了預算
江蘇·常州·天寧 186****1606 成功獲取了預算
江蘇·常州·天寧 158****0492 成功獲取了預算
廣東·汕尾·陸豐 131****8857 成功獲取了預算
山東·棗莊·滕州 186****2867 成功獲取了預算
陜西·西安·雁塔 132****1769 成功獲取了預算
江蘇·淮安·清江浦 180****3856 成功獲取了預算
江蘇·淮安·清江浦 180****3816 成功獲取了預算
新疆·喀什·疏勒 155****0158 成功獲取了預算
山東·德州·寧津 135****7966 成功獲取了預算
江蘇·無錫·江陰 159****2470 成功獲取了預算
貴州·遵義·余慶 181****0119 成功獲取了預算
云南·大理·賓川 183****1389 成功獲取了預算
遼寧·大連·甘井子 159****8295 成功獲取了預算
貴州·畢節·大方 152****5547 成功獲取了預算
山西·朔州·朔城 139****8491 成功獲取了預算
北京·北京·東城 134****6599 成功獲取了預算
甘肅·蘭州·城關 151****5290 成功獲取了預算
湖北·武漢·江岸 150****3416 成功獲取了預算
安徽·亳州·譙城 189****7818 成功獲取了預算
山東·聊城·東昌府 159****5199 成功獲取了預算
貴州·遵義·紅花崗 153****8288 成功獲取了預算
山東·煙臺·芝罘 130****0082 成功獲取了預算
福建·福州·鼓樓 182****7977 成功獲取了預算
安徽·亳州·譙城 173****2527 成功獲取了預算
波蘭木材價格創歷史新高
領創全鋼爬架助力高品質住宅項目--萬科西海岸
【微家居早報】2021 年9月3日 星期五
上市20周年,看老牌龍頭皇朝家居的華麗轉身
財報丨歐派VS顧家,下半年誰更有看頭?
三大頂級品牌攜手,定制家居智能制造從此不再是難題
五四致敬青年,展辰、嘉寶莉、久諾等涂料企業用行動踐行
“中揚新材”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東鵬1.1億元競得清遠俊成陶瓷資產
捷報!索菲亞直營整裝提前完成2022目標業績
順德燃氣具產業厚積薄發瞄準新發展目標 要做全球領先全產業鏈制造高地
喜臨門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06%到417%
2022廣州定制家居展 | 好萊客庫騰:重視“內功修煉”,滿足消費者對理想家的訴求和愿景
立邦急什么?
揭秘板材造假亂象,撕開行業暴利產業鏈內幕
湖州南潯制定木業綠色生產地方標準規范
低能耗門窗產品如何從源頭品控?皇派門窗繪就高質量低碳發展藍圖
抗菌加持減負,助力“清”松書包背負體驗
由春入冬,未來小家電企業如何突破瓶頸?
號外!第八屆嘉興吊頂展這些頂墻大咖都會來!
頂固榮獲“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